卢仝与《七碗茶歌》的故事
2025-07-06 23:18:31茶金融交易
28
《七碗茶歌》的作者卢仝是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其学识丰富,清正耿直,少有才名,以其独特的“险怪”诗风在韩愈领导的诗文革新中独树一帜。但却拒绝进入仕途,一生好茶成癖,尤其是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传唱经年而不衰,以清介之姿被后世尊为“茶仙”,与“茶圣”陆羽齐名。其茶诗超越饮馔之趣,将品茶提升至精神审美的境界,更在“甘露之变”中因偶然留宿宰相王涯府邸而罹难,成为中唐政治悲剧的见证者。
《七碗茶歌》的作者卢仝是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其学识丰富,清正耿直,少有才名,以其独特的“险怪”诗风在韩愈领导的诗文革新中独树一帜。但却拒绝进入仕途,一生好茶成癖,尤其是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传唱经年而不衰,以清介之姿被后世尊为“茶仙”,与“茶圣”陆羽齐名。其茶诗超越饮馔之趣,将品茶提升至精神审美的境界,更在“甘露之变”中因偶然留宿宰相王涯府邸而罹难,成为中唐政治悲剧的见证者。

唐元和六年,卢仝收到好友孟简寄送的茶叶,又邀好友韩愈、贾岛等人在桃花泉煮饮。期间卢仝忽感“阳羡茶”的药理,文思翻涌,随即挥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七碗茶不仅润喉、除烦、提神,更让卢仝感受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首《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他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这首茶歌分为三部分,得茶、饮茶、悟茶,“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从最开始的由衷感激到饮茶后的精神层面,以及最后致敬茶农,都通通以一首茶诗替天下茶农请命,既有对恶习的厌弃,又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虽一介布衣,却又心系天下的朴素情怀。一杯清茶,让卢仝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茶不仅仅是一种口腹之饮,它似乎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让人在品茗中忘却世俗,抛却名利,达到一种非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