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一种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表演
茶道:一种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表演

茶道,既是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也是品味生活的独特方式。然而,它绝非是为了展示或装饰而存在的艺术形式。茶道所蕴含的,是那份温柔且真诚的待客之道,是与友人共享一壶佳茗时的那份心境与喜悦。

当我们以茶会友时,所连接的不仅仅是茶的味道,更是一种无条件的情感交流——一种心境的共鸣,一种喜悦的分享。如果我们仅仅将茶道视为自我表现的舞台,或是仅仅追求茶具与茶席的华丽外表,而忽视了茶道背后那份待人接物的温柔与体贴,那么,我们就尚未真正领悟到茶道的精髓。

清末民初的著名画家溥心畲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修养为画家之首要,书法次之,绘画再次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家的修养境界与其艺术成就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道艺一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始终认为,艺术的光辉与境界源自于艺术家平日里的精神涵养。同样地,中国绘画以书法为基础,通过书法的修炼,可以进一步提升画家的艺术功力。

对于热爱茶道的朋友们来说,我们也应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修养为首要,基本功次之,茶道技艺再次之。只有当我们真正将修养放在首位,用心去体会茶道背后的那份深意与韵味,茶道的意境才会自然而然地得以升华,展现出更加开阔、深邃且活泼的面貌。
- 上一篇
卢仝与《七碗茶歌》的故事
《七碗茶歌》的作者卢仝是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其学识丰富,清正耿直,少有才名,以其独特的“险怪”诗风在韩愈领导的诗文革新中独树一帜。但却拒绝进入仕途,一生好茶成癖,尤其是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传唱经年而不衰,以清介之姿被后世尊为“茶仙”,与“茶圣”陆羽齐名。其茶诗超越饮馔之趣,将品茶提升至精神审美的境界,更在“甘露之变”中因偶然留宿宰相王涯府邸而罹难,成为中唐政治悲剧的见证者。
- 下一篇
古时候的茶叶买卖,早就有了金融属性
唐代的太湖流域,或者叫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发达,时有出没着一些强盗团伙,专门抢劫途中商旅,偶尔也会上岸抢劫市镇,故称"江贼"或"湖盗",这些人所抢的并不是茶,但是销赃方式却和茶有关。